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336123514
课程名称:《排舞(专修)》 LINE DANCE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学时,其中,讲授学时:6学时,实践学时66学时。学分:4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永利3044noc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
课程目标:该课程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排舞运动理论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排舞专业理论、技术、技能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排舞教学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排舞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忠诚党的体育、教育事业,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备从事健身舞蹈教学专门人才。它是以身体练习、实践应用为主要手段,以健身舞蹈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为目标的体育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勇敢无畏、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能够胜任中等以上学校的教学工作,指导健身舞蹈活动。
课程任务:
(一)排舞课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和指导学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作风和奋发向上的意志,不断丰富知识,完善自我,树立自强、自立、团结、拼搏的良好风尚,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人才。
(二)通过排舞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排舞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该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学会运用相关技术进行锻炼健身。
(三)系统全面地学习排舞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学习和了解国内外排舞专业的发展动态,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除了系统学习排舞成套动作技术外,更多地学习排舞教学有关的知识,并且了解目前排舞运动发展的最新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通过对教学法、训练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达到能讲、能做、能教的要求,能胜任中等以上学校的排舞教学工作,具备指导简单的排舞活动社会实践能力。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排舞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排舞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系统地掌握排舞基本操化组合及成套动作技术,并学会运用相关技术进行锻炼健身。更多地学习排舞教学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学习和了解国内外排舞专业的发展动态,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教学法、训练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达到能讲、能做、能教的要求,能胜任中等以上学校的排舞教学工作,具备指导简单的排舞活动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技术传授,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始终要贯彻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练习,严格要求排舞动作的技术特点,排舞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主要应体现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课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创编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排舞概述(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舞的起源、发展趋势,掌握排舞运动概念、特点及分类等。
(二)教学内容
1.1 排舞发展简况
1.1.1 我国排舞的产生与发展
1.1.2 我国排舞管理体系的建立
1.1.3 国际排舞的产生与发展
1.2 排舞运动基础知识
1.2.1 排舞运动的概念
1.2.2 排舞运动的特点
1.2.3 排舞运动的功能
1.3 排舞运动发展趋势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排舞运动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功能
难点:排舞内容与分类
第二章电梯情缘(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舞的基本规律,掌握电梯情缘中的基本步伐。
(二)教学内容
2.1 侧并步的练习
2.2 并步的练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作的连贯性
难点:音乐和步伐的结合
第三章爱的思念(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舞音乐风格的多样化,掌握排舞的动作规律。
(二)教学内容
爱的思念
3.1侧点地屈伸步伐的练习
3.2十字步
3.3点地弹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 动作的连贯性
2. 动作要强劲有力达到健身的效果
难点:1. 动作的规范性
2. 动作的弹性
3. 动作的力度
第四章芭比恰恰(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舞运动中舞蹈类型的多元化,掌握恰恰在排舞中的运用以及芭比恰恰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内容
4.1 曼步
4.2 恰恰
4.2 2拍3动动作练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芭比恰恰的舞蹈动作
难点:1.动作直接的衔接
2.恰恰在排舞中的运用
第五章套马杆(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舞成套动作中加入的简单方向变化,熟练掌握套马杆中的技术动作。
(二)教学内容
5.1迈步侧交叉点地
5.2 后恰恰
5.3 走步转体360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套马杆的舞蹈步伐
难点:1.动作的规范性
2.手上动作和步伐的相互配合
第六章 最炫民族风(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最炫民族风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排舞步伐的统一性与身体动作的自由性,熟练掌握排舞的方向变换以及动作的弹动性。
(二)教学内容
6.1 曼步的练习
6.2 吸腿跳的练习
6.3 脚后跟侧点地的练习
6.4 侧并步的练习
6.5 交叉步接腿屈伸的练习
6.6 吸腿踢腿跳的练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步伐的连贯性
难点:交叉步接屈伸步与手上动作的衔接
第七章 耶耶耶(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健美操在排舞中的运用,掌握排舞的规律性和形式的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
7.1 滚动步的练习
7.2 侧并两步接吸腿跳
7.3 走步吸腿跳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耶耶耶的基本步法
难点:1.滚动步和手上动作的协调配合
2.动作的力度
第八章 印度新娘(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印度新娘是一首印度风情的歌曲,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印度舞元素在排舞中的运用熟练掌握印度新娘中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内容
8.1 迈步后点地的练习
8.2 前后恰恰的练习
8.3 脚后跟前侧交叉点地的练习
8.4 点地转圈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度新娘
难点:跳出印度舞的韵律
第九章 玛尼情歌(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玛尼情歌是一首藏域风情与时尚流行完美结合的歌曲,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藏族舞在排舞中的运用,熟练掌握玛尼情歌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内容
9.1 恰恰步的练习
9.2 斜进步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玛尼情歌
难点:1.动作的弹动性
2.方向的不断转换
第十章 幸福爱河(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排舞中手上动作变换的多样性,熟练掌握幸福爱河中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内容
10.1 二分之一曼步的练习
10.2 十字步的练习
10.3 恰恰步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幸福爱河动作衔接
难点:恰恰步与手上动作的相互配合
第十一章 游牧故乡(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游牧故乡是一首描述蒙古大草原宽广辽阔的歌曲,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蒙古舞在排舞中的运用,熟练掌握游牧故乡中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内容
11.1 侧前交叉步的练习
11.2 前进交叉步接恰恰步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游牧故乡
难点:1.蒙古舞的韵律
2.方向的转换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排舞作为一种新兴体育项目,由于其简单易学,素材来源丰富,参与形式灵活等特点成为充实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不二之选,对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排舞的动作特点呈现多元性,它是拉丁舞、爵士舞、舞厅舞、民族舞、街舞等的“大集成”,其舞步的选择自由度十分大。排舞没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宜,符合大众体育健身的发展需求。通过排舞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以及动作的节奏感。
八、教学时数分配
《排舞》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72 学分:4
类别 |
章 节 |
内 容 |
合计 |
理论 |
第一章 |
排舞概述 |
4 |
技
术
部
分 |
第二章 |
电梯情缘 |
6 |
第三章 |
爱的思念 |
6 |
|
第四章 |
芭比恰恰 |
6 |
|
第五章 |
套马杆 |
6 |
|
第六章 |
最炫民族风 |
6 |
|
第七章 |
耶耶耶 |
6 |
|
第八章 |
印度新娘 |
6 |
|
第九章 |
玛尼情歌 |
8 |
|
第十章 |
幸福爱河 |
8 |
|
第十一章 |
游牧故乡 |
8 |
|
考 核 |
2 |
||
总学时数 |
72 |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体育舞蹈与排舞》,钱宏颖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
(二)参考书:
1.《形体健美与健美操》,黄宽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体育舞蹈》,张瑞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与示范法、分解法与完整法、提示法、连接法等与串联成套相结合。每堂课结束之前布置课后练习和课外自主学习要求,必要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与收集一些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资料。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课件教学和观摩教学视频。
十一、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内容与办法
1.理论考试:笔试(闭卷考试),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以大纲规定的理论教学内容为主,注意试题难度,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学期末考试周进行。
2.技术考试:学期所学曲目任选两首完成动作,并根据所学内容自编一曲排舞。
3.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作业完成、课堂表现,上课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等。
(二)分值比例
该课程满分为100分,其中理论课占32%,实践课占48%,平时成绩占20%。
(三)考核标准
技术考试评分标准细则:
A:90—100分:姿态优美,动作准确规范,路线变化清晰,和音乐能够完全吻合。成套能够高质量的完美完成 |
B:80—90分:姿态优美,动作熟练,和音乐能够完美结合,能够轻松的完成成套动作 |
C:70—80分:姿态较好,和音乐的配合较好,能够比较熟练的完成 |
D:60—70分:能够完成成套,但是质量不高,表现力较差 |
E:60以下:动作不熟练、出现三次以上停顿, 心里素质差,表现力差 |
十二、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http://www.caa.net.cn/. (中国健美操协会网)
http://www.51tc.com(健美操信息网)
http://www.sinoaerobics.com/(中国健美操网)
http://www.cdsf.org.cn/(中国体育舞蹈网)